December 23, 2016

  • 今日聽乜歌:RADWIMPS - なんでもないや、片平里菜 - 結露

    雖然Xanga不再續期,但歌還是要介紹。

    《なんでもないや - Movie Edit》

    《你的名字。》在日本紅得發紫,票房更擠進電影史上前十名內,風頭一時無兩。由樂隊RADWIMPS主理的幾首電影配曲中,以主題曲《前前前世》最為聞名遠播,在網絡上遍地都是相關的翻唱和樂器演奏作品,然而我卻獨愛電影尾聲的插曲《なんでもないや》(羅馬音:Nandemonaiya,以廣東話來說就是「無嘢呀」,又若以北方口語來說就是「啥事也沒」)。

    喜歡這首歌的原因,第一是因為電影配樂版中開首的鼓聲有如心跳,與電影尾段懸念未放下的情節十分配合。第二是因為這首歌節奏比較慢,播出的時候也沒有甚麼對白,以畫面為主,加上片尾又再播放一次,給了我較多時間慢慢感受。

    雖然我還沒有讀過完整的歌詞,但我很喜歡「もう少しだけでいい、あっと少しだけいい、もう少しだけでいいから」這句(中文大概是「多一會兒就好,再待一會兒就好,再多那麼一會兒就好了」),因為它帶給我一種「只需和誰依伴在旁,即使彼此默不作聲也很平靜」的浪漫感。

    順帶一提,《なんでもないや》有一個由女主角三葉的聲優──上白石萌音主唱的版本,由女生的聲線演繹又別有一番風味。

  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  第二首要介紹的,是來自動畫《迷家》的片尾曲──《結露》。

    老實說,其實促成「今日聽乜歌」這個系列誕生的正是這首歌,因為9月至10月的時候,我常常聽這首歌。

    想分享的原因是我很喜歡其中一句歌詞:

    「ついた傷が その寂しさが (曾受過的傷害 與那份寂寞)
    いつか誰かを癒す優しさに変わる (終有一天會轉化為治癒他人的溫柔)
    誰かを癒す優しさに変わるでしょう (會變成治癒他人的溫柔吧)」

    光是聽到這句歌詞,我就已經感覺被治癒了,甚至慢慢覺得自己應該也能像歌詞所說,終有一天能孕育出一份治癒他人的溫柔吧。

    溫柔,可以說是貫徹了整首歌。

    在歌曲風格上,基本上只有結他作伴奏,突出柔和人聲的編製,可謂教科書級別的治癒系歌曲。

    甚至歌名「結露」也感覺很溫柔。如同雲霧遮蓋的悲傷感,並不是因為猛烈的受熱而瞬間蒸發,而是隨住晨光漸現,慢慢結露成水滴。即使曾經是陰暗的霧,原來也可以成為一顆顆小寶石般的露水。

    妙絕的溫柔。

December 22, 2016

  • 【公告】本Xanga即將永久停止更新

    承蒙各位朋友的厚愛,本Xanga的網誌服務於期限屆滿後將不再延續,即自2016年12月25日起,本Xanga將永久停止更新。本Xanga仍會被保留及開放瀏覽,所有舊有的網誌亦不會被刪除,只是不會再有新的發文。

  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  是的,已經決定下來了,雖然這日子一早就擺在那兒。

    決定撤出Xanga的原因之前好像有略略提過,主要是因為繳交兩年年費後仍然看不出Xanga 2.0的開發有甚麼顯著的進展,變相只是在課金買一個Xanga的名號,實際上並沒有甚麼作為,那倒不如省掉一筆年費。

    但即便如此,這仍然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,畢竟我在Xanga也是投放了不少感情和青春,就算只是一個名字也不輕。

    明明早在Xanga 1.0結束的時候,連備用的Wordpress也開了,但最終也沒捨得撒手。

    甚至到幾天前已經定下了遷戶的地點,還是不太情願發這篇公告。

    那種「一旦說出口便沒法回頭」的感覺很強烈。

    無論如何現在是真的不會回頭了。

  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  雖然Xanga不再續期了,但我沒有打算結束寫網誌的習慣。

    新的網誌將由哪個網站提供?

    不是Wordpress(明明有備用帳戶),不是Blogspot,也不是台系的pixnet和巴哈姆特。

    我選的是來自日本的Hatena。

    接觸到Hatena是因為某日本網絡媒體人(現在也算半個Youtuber?)開設的Blog,發現Hatena的網誌外觀頗為整潔。

    進一步了解後發現Hatena與Wordpress系的網誌兼容度高,而且版面設置還頗個人化(至少我看見有插入HTML碼的功能),對初期轉移和未來發展均有好處,於是決定落戶Hatena。

    新的網誌網址為: http://siu-onemorewhile.hatenablog.com/

    文章轉移工作仍在進行中,版面佈置亦預計將於全面使用後再進行。

    以後還請繼續多多指教。

November 8, 2016

  • 今日聽乜歌:YUI - TOKYO、Good-bye Days (YUI Acoustic Version)

    前天遊巴士河,乘103從家一直坐到竹園邨。

    車程很長,很適合把手機裏YUI的歌曲聽個遍。(手機裏有最多曲目的歌手就是YUI)

    大概從臨過海前便開始播YUI,到過海後,曲風也由偏搖滾轉為偏向抒情。

    話說,最近幾年已經沒有那麼瘋狂的迷YUI。那不是因為她近年轉型或是減少活動,而真正的原因,由車子正進入九龍城時響起的TOKYO揭開:

    因為隨時間漸漸更明白她的歌了,聽了會變得感傷,有時自己都怕了自己......

    雖然進入九龍城前那段培正道和窩打老道毫無大都會的感覺,但聽著那份離開老家上京的不安,還是頭皮發麻、全身起雞皮疙瘩。

    「把這舊吉他送給我的那個人
    曾經說過東京是可怕的城市

    尋找答案已經不再做了
    即使充滿著錯誤也可以

    看到像火紅的晚霞被高聳的大樓所遮蔽
    即使忍耐了許久的淚水也忍不住流下了

    每當明天的早晨來臨時
    可有感覺到迷惑的時候?
    偏偏是你覺得正確的
    便是不能能夠選擇的

    明白那正是黑暗的所在

    第二段副歌到最後這段歌詞配上YUI純粹的聲線,攻擊力真的太高了,感覺心都在淌血啦......

    DSC_0993

    車子再越過界限街,駛入九龍塘範圍,響起的是〈Good-bye Days (YUI Acoustic Version)〉。

    YUI每出一隻新單曲,都會為上一隻主打歌錄一個Acoustic版。

    而在她眾多Acoustic版歌曲中,〈Good-bye Days〉的是我最喜歡的,沒有之一。(手機裏連原版都沒有放...)

    我記得有評論說過YUI的聲線富有壓迫感,這壓迫當然是好的意味,指聲音就在耳邊一樣,但厲害在仍能給聽者很溫柔的感覺,而〈Good-bye Days (YUI Acoustic Version)〉就是這種壓迫感的最佳範例。

    「果然這把聲線就是聽得爽呢~!」我這樣跟自己說。

  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  接下來是後日談。

    話說,剛才在電腦找回TOKYO的翻譯歌詞時(我以前會收集YUI歌曲的歌詞譯本),在最後看到了一段原本打算貼在論壇上的感想:

    Good-bye Days Acoustic Version is much more touching! The voice is amazing!
    The situation was like that: when I click in a site for trial listening, I just surf the web at the same time as usual. But when I heard the voice, I just stopped other things and concentrate on listening.
    LIFE and TOKYO seems a bit different. When I saw the lyrics, I just wonder: It didn't seem to be written by such a young singer...
    The meaning is quite deep......But I think she wrote the truth......

    我對這幾首歌的感覺,在經過多年後竟然還沒變呢!

    在車上聽到〈Good-bye Days (YUI Acoustic Version)〉時,也是很自然地讓自己浸入那道柔和的聲線中;聽〈TOKYO〉時也是在感嘆當時18歲的YUI,寫下沉重感遠超越她年齡的歌詞,有點太殘酷了吧。

  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  雖然新欄目是希望以即日清的形式分享當下聽的音樂,不過有時因為抽不出空,或是需要時間沉澱,始終難免有短時間的滯後啊。

November 5, 2016

  • 《神的記事本 1》過時不過氣讀後感:這是唯一值得一試的事

    按:原文寫於2014年11月間,時值雨傘運動發生。

  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  得知真相的一刻是痛苦的,因為除了要背負真相本身的沉重感,還會因得知自己先前的無知與愚蠢而受折磨。

    你同意嗎?或者,你有過類似想法嗎?我有,雖然未必極端如此,但類似感覺的確有。

    決定看《神的記事本》多半是猜到了故事的內容與我所想有所重疊,企圖藉此確認我還是世界正常的一員──至少我的思想還能被一個作家所描繪──甚至僅僅為尋找一點共鳴感帶來的慰藉。(搞不好從三年前開始我便是如此過活的)

    DSC_0992

    除此之外,《神》還為我注入了一點清新感。作者筆下的狠話很多,上圖中一段如是,「人生只有不可挽回的事情」如是,「生存並沒有意義」也如是。但人有一種特性,就是話說得愈絕愈狠,就愈是想質疑,想反抗。就算狠話聽進心裏覺得真實,但也要花力氣去尋找證據令其變成事實才接受,甚至企圖證明不是事實。這某程度上算是激將法吧,而很不爭氣地,這招對我有時還奏效。明明知道是手段,但仍然會不由自主的跟隨了那步調,就像誘餌總是有效,魚兒永遠會上勾一樣。看了這些之後,反而會覺得:「應該不這麼差吧?」並這樣不明地被鼓勵了。(不明覺勵!?)

    還有另一種清新感來自故事中那群「不知道該做甚麼」,游離浪蕩的尼特族。他們知道以上的真實,一邊為不去工作盡說些冠冕堂皇的理由,一邊卻如此努力地尋找自己唯一可做的事,甚至已有固定崗位,除了說有一股莫名的清新感外,我不知怎去形容。

    當中,作者衫井光透過本作為尼特族定下的定義:「不是沒有能力做甚麼,也不是不想或不去做甚麼,而是不知道該做甚麼。」是重要的關鍵。基於這定義下,尼特族的族群幾乎擴展到整個新生代,因為我們這一代正正有很多人其實「不知道該做甚麼」,亦與作者部份有關尼特族特質的描述相符合。我大膽推論這是作者對現今世代的敘述(Narration)。可能作者筆下這群尼特族所做的,就是作者覺得我們(無奈中)可做的:知悉與承認自身的無能,在同伴的互相扶持下尋找「唯一值得一試的事」(It's the only NEET thing to do),這樣大概可以讓自己有一點點能力忍受自己苟且一下,分擔部份無力感和罪咎感(即使只是5%)。

    而在近個多月間,現實中的事令我有想發怒的時候,有想說甚麼的時候,但最後我卻發現我沒有甚麼可說的。我選擇像《神》中的女主角一樣,手持理性得離譜的態度以分毫不差地掩蓋情緒,因為我知道我打開感性的開關不會解決任何事,只會釋放了罪咎感,會被其壓到活不下去的。但我同樣沒有找到「唯一值得一試的事」,連句像樣的理論說話也沒有。這沉默的原因跟一位作家暫時擱下筆來的原因是一樣的:因為看不到結局。或者結局是一早存在,但發現了在故事線對不上結局,所以是「看不見」。硬是要寫的話,那只會是連自己都難以接受的爛故事。

    作者在書中曾道作家是一種特別的行業──他們是繼偵探以外,唯一一個能替死者發言的人。除此之外,他們還擁有異於常人的創作力。在我看來,所謂文學的世界,有相當的程度就是作家憑自己的超凡想像力,嘗試以別開生面,令人驚訝的方式敍述著現實世界。但即便如此,不是作家的我們,也不可以想著「詮釋世界的事就放心交給作家好了」,而怠於發掘和培養自己的想像力,否則作家寫出甚麼就有機會直接把世界被導向那方,而無人能駁倒。「這是一個每個人敍述著自己的故事的時代。」這是我從公民廣場的一堂課中得到的訊息,我也很同意。就算只從欣賞的角度去想,只有一種故事模式,不是會太無聊嗎? 即使我寫的故事很爛,但大家一起想,一起寫的過程其實會很開心呢。

    近來就是這樣,一邊困擾不已,一邊又為一點點共嗚感而稍稍安慰;一邊灌進悲哀的現實,一邊又嘗試呷出苦味有否帶甘;一邊陷入不知該做甚麼的無奈,一邊又幻想能描繪出甚麼;不斷像個瘋子般,在情緒中顛簸翻滾。

  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  按:於是,這篇在兩年後才發現段落間彼此矛盾的感想便在當時被寫下了。剛剛編輯草稿的時候,有點連自己都搞不懂自己到底是喜還是悲了。

    老實說,這篇感想能在兩年後完完整整地照登出來是頗糟糕的,因為這代表著兩年間至少自己是一步也沒有前進。

November 3, 2016

  • 今日聽乜歌:Oasis - I'm Outta Time、at17 - 依然‧親愛的

    我個人一向比較少聽歐美流行曲,這首〈I'm Outta Time〉是少數的例外。我認識這首歌是因為某天聽收音機的時候,聽到Mr.翻唱這首歌,感覺挺不錯,便主動找了Oasis原唱的版本來聽。

    這首歌已經是8年前的歌了,我也不是常常播,連歌詞是甚麼意思也一直不太清楚。

    今天隨意的選出來播,聽著聽著突然很想搞明白歌詞是在說甚麼,便上網找了找。

    其中一個音樂評論網站寫道這是首懷念約翰連儂的歌,〈I'm Outta Time〉這曲名應是指過時之類的意思。

    原來是這樣,難怪曲風也有點懷舊的感覺(但一再表示我其實甚少聽歐美搖滾樂......)。

    全首歌詞如下: (摘自azlyrics.com)
    Here's a song
    It reminds me of when we were young
    Looking back at all the things we've done
    You gotta keep on keepin' on

    Out to sea
    Is the only place I honestly
    Can get myself some piece of mind
    You know it's getting hard to fly

    [x3]
    If I'm to fall
    Would you be there to applaud
    Or would you hide behind them all
    Because If I am to go
    In my heart you grow
    And that's where you belong

    Yes I'm out of time
    I'm out of time
    I'm out of time
    I'm out of time
    I'm out of time

    老實說,就算看了一些中文翻譯,我還是不肯定某幾句的意思。例如副歌入面,我明白頭三句是歌者在問如果他沒落了,對方(大概是摯友?)還會不會能支持他,後三句應該是歌者在說為甚麼會問了這個問題,但"In my heart you grow, And that's where you belong"的具體意思是甚麼呢? 是歌者要離開摯友了,摯友只能留存在歌者心中了,所以摯友的支持和疏遠就會成為歌者對他的最後印象? 大概吧。

    我總覺得英文的歌詞和中文的歌詞頗為不同,其中一點是英文歌詞好似比中文歌詞更具模糊性。英文歌的用字未必很深,但一詞多義下,很需要聽眾投放感情去感受這首歌的意思。在〈I'm Outta Time〉中,"You know it's getting hard to fly"和"Because If I am to go"這兩句都有這種特性。fly背後的意思是甚麼呢? go又是要去哪兒呢? 這些都是耐人尋味的──雖然我認為這兩句還算容易想像,即使想像得不夠具體也未至於阻礙理解或投入這首歌。

    第二點則是分句位置的模糊。中文的節奏和句逗很重要,所以中文歌的一句旋律結束時,歌詞的一個分句也同時結束。但英文歌在這方面的約束不太緊,〈I'm Outta Time〉入面
    "Out to sea
    Is the only place I honestly
    Can get myself some piece of mind"
    這段便是把一句話分成了三句去唱。對於我這種以中文為母語的人,這種唱法有時還挺不習慣的。不幸地,感到不習慣的人應該不止我一個,網上有幾篇歌詞翻譯都誤將"Is the only place I honestly"當成一句完結的位置,譯出了「海邊是唯一讓我變得誠實的地方」的意思......事實上全句應作「海邊是唯一一個真心能讓我心緒平靜下來的地方」。

    看到這裏或許你會想問我,是否因為以上兩點而不傾向聽英文歌。我的答案是,不。其實日文歌也有以上兩點特徵,但我也很喜歡聽,最近幾年我甚至聽日文歌比聽中文歌還要多。我想我喜歡哪些歌最主要還是取決於曲子的風格吧。

  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  第二首是at17(feat. 林嘉欣)的〈依然‧親愛的〉。

    上面Youtube的是最終收錄CD的版本,不過我個人偏愛派上電台的版本,因為電台版中兩次副歌的首句都是「難得 一切有她件我」,而沒有了「抽煙有她伴我」這句,畢竟我不喜歡煙。(對呀,就是因為這種原因XD)

    歌曲很簡單,歌詞一點也不複雜,特別之處是還滲入了林嘉欣的獨白,歌聲唱出主人翁的回想,獨白則交代了主人翁的想像中和實際中的電話通話(我認為第一段獨白是主人翁想打電話說的說話),兩者互相互動構成了完整故事,相當巧妙。林嘉欣以溫柔的聲線演繹,配合了at17的和諧聲線,亦恰如其分地帶出了故事主人翁的性格。

    不過,這些都不重要,我最想說的是,天啊! 8年過後,第二段獨白的情境終於也出現了......

    「你有無時間丫?
    um...
    咁...唔緊要......下次先」

  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  其實「今日聽乜歌」算不上甚麼新系列文章,只是把音樂分享類的文章改個新名稱罷了。原因是最近曾想過是否固定每隔一段時期(如一個月、一季),便來整理一下該時期聽的音樂,但仔細想來又覺得對音樂的感覺是帶有時效性,不是剛產生感覺的那個點便立刻分享便好像"Outta Time"了。

    所以最後將分享音樂的欄目便定名為「今日聽乜歌」,今朝有歌最好今晚也可以share到。XD

    P.S. 放心吧,我想只有這次才會如此長氣,下次應該沒有那麼多字的了。XD